原创 ‖ 海阔凭鱼跃 山高人为峰
华应龙
“中南海”(中国南通海安)实验小学的仲海峰老师是我最早收的两个徒弟之一。我们相识于1996年,那年我作为优秀师范毕业生代表应邀去母校讲学。因为上学的时候成绩好,篮球打得也很棒,母校领导特意安排了与我志趣相投的校首届大专理科班的学习委员、校篮球队队长、我的海安老乡仲海峰接待我,陪我看校园、打球。闲聊中,我得知海峰早在中师时就在报纸、刊物发表文章,并屡屡获得各级各类科学发明与创造大奖。
真正和海峰相处是1998年。那年海峰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来到海安找我,希望毕业后,来我所在的海安实验小学工作。在我的帮助下,海峰终于如愿,成为我的首位签约徒弟。
海峰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和不甘落俗的品质。一些看似简单甚至幼稚的问题常常会成为他持续关注的对象。他擅长从教育教学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入手,并以之撬动课堂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发课堂变革。
2006年《人民教育》刊发了海峰的一篇文章。文章从“拉得动的三角形(如图1),不具有稳定性。”“拉不动的四边形自行车车架(如图2),具有稳定性。”这两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展开,从数学的、逻辑的、生活的、教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两个结论产生原因,进而对各版本教材几十年来所阐述的三角形稳定性涵义进行了批判和质疑,提出了富有成效的改进建议。尤为可贵的是,海峰以小见大,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对“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分野的追问。①海峰的研究深得南京大学哲学教授郑毓信的赏识,郑教授曾多次在报告和文章中,号召老师们做研究要学习海峰:加强问题意识、努力做到以小见大、加强理论研究。②
海峰的这篇文章是作为《人民教育》“课堂研究热点问题透视”栏目的开篇之作,并以封面推介的形式刊发。文章在一线教师中产生不小的影响,成为不少地方老师培训的必读篇目。《人民教育》余慧娟总编、南京大学哲学教授郑毓信、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分别撰文对海峰的文章进行点评、提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海峰有很强的责任担当。“三五太难了③”是很多人都看过的网络热点视频,当其他人看过、笑过之后,就抛到脑后了。海峰却为之深深担忧,他说
海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反复观摩视频,将自己的想法向他的儿子请教,向同事请教,向书本请教。一个月后,研究成果《直观色彩的抽象: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很快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海峰研究风格依旧,他以视频为抓手,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机械记忆的心理学原理和存在的危害,明确提出了“后进生习得性无助”“纯刺激反应的免疫力缺失”等尖锐问题。
有批判,有建设。海峰还针对自己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上了一节富有成效的研究课。课堂从学生尝试五个五个数豆子开始,让学生逐步“数”出“5的乘法口诀”(图3);接着让学生借助熟悉的手掌图进一步“算”出“5的乘法口诀”(图4);再接着借用看不见手指的“拳头图”,让学生“想象”出“5的乘法口诀”(图5);最后让学生看着表格,想着手掌图、拳头图,记忆5的乘法口诀(图6)。
经过“数出口诀”“算出口诀”,“联想口诀”等一系列直观可感、由低级到高级的、有过程的学习,学生由“实物直观”、“替代物直观”、“图式直观”到“简约符号直观”,全程经历5的乘法口诀逐步生长生成的全过程。孩子不仅记住了5的口诀,而且理解了5的口诀。将来即便将5的乘法口诀忘记了,他们还能够借助大脑中蚕豆、手掌、拳头或表格等图像,将5的乘法口诀独立“再生”出来。这就是海峰常常说的“带得走的、能生长的知识”。
近来,每年我都会听海峰的一两节课。前不久他上课的课题是“三角形三边关系”。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男学生在讲台前用长度分别为5cm、20cm、30cm的三根木条尝试摆三角形。也许这是个执着的小男孩儿,他反复试了七、八回都没有围成(事实上不能围成),但他还是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台下学生也跟着他的操作或兴奋,或着急,或跃跃欲试。旁边的听课老师有的也急了:仲海峰早就该小结“孩子们,看来这三根木条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但,海峰不着急,他笑眯眯看着……, 再后来他竟然发问:“男生这边看来遇到了一些困难,有没有人想帮帮他?”台下竟然真的有好多“小家伙”急不可耐地冲上讲台:他们打心眼里是认为这三根木条能围成三角形的。摆啊,拼啊,最终,孩子们说:“我是根据三个小棒的长度来思考的,如果两个较短边的长度相加,和大于最长边就能摆出三角形;如果两个短边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最长边就一定摆不出来。”
上公开课,一般都是追求顺畅,忌讳课堂上出问题,给人以“磕磕碰碰”的感觉。海峰在横生枝节时还“怂恿”学生,继续在“不可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海峰说,在面对教学险阻的现实情境时,我们更需要慢下来,让孩子自然生长!
海峰老师成果颇丰,他在省级期刊发表文章近200篇,参加江苏省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他是海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海安市新长征突击手;自2010年以来连续三届被评为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援藏讲学团成员。据说海峰因缺少综合表彰,没能申报特级教师。这是遗憾,更是动力。
晚成的,会是大器。
衷心地祝愿海峰不忘初心,耐住寂寞,“海阔凭鱼跃”;持之以恒,不断攀登,“山高人为峰”!
2018年11月22日晨写于圆方斋
① 仲海峰,《追问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分野》,《人民教育》2006年第3-4期。
② 郑毓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人民教育》2006年第18期,28页。
③ 视频网址:
https://v.qq.com/x/page/j0138ckgr4n.html
④ 仲海峰,《直观色彩的抽象: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5期。
※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以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为例
※ 一节散发“教育任务”味道的数学课 ——听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有感
※ 我就是数学
※ 我不只是数学
※ 心到功自成